X
分享到 - 微信
二维码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Corporate News

网络大电影消费升级:争夺用户时间才是真正的战场……

发布时间:2018-09-29 来源:管理员

最近这几个月,几乎所有从业者都一个感受,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基数越来越大,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都突破了6000万,全网付费会员数应该已经突破2亿,但网络大电影却越来越不好做,这究竟是为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今年网络大电影竞争愈发激烈,导致盈利变得困难,但要注意,网络大电影整体市场的发展,似乎跟付费会员的增长速度目前还不成正比!

网络大电影还没有抓住付费会员增长带来的红利!

以爱奇艺为例,会员已经突破了6000万,但网络大电影的票房增长根本跟不上会员数量的增长幅度。网络大电影并没有激活太多付费会员的观看欲望。


现在视频行业现在已经度过了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期”,付费用户正成几何式增长,但网络大电影盈利方面的增长却并不十分明显。

也就是说,去年网络大电影在享受着付费会员增长带来的红利和视频网站的补贴,而今年,在视频网站补贴渐弱,付费会员持续增,但网络大电影似乎并没有抓住付费用户增的红利。

网络大电影无法带来新付费用户,那就想办法好好抓住老付费用户


网络大电影因为是靠付费点播来收回成本的,所以我们一般会盯着“付费”这件事。好像我们要努力让吸引用户愿意付费似的。


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努力方向。


事实上,网络大电影缺乏像网剧那样爆款,即便是有爆款,影响力也相对有限。

网剧可以为视频网站带来付费会员,光一个《盗墓笔记》为爱奇艺带来500万付费会员,但网络大电影却还不具备为视频网站带来付费会员的能力。

一直以来,网络大电影考虑的不是能带来多少付费会员,而是有多少付费会员看我们的网络大电影。

在高速增长的付费用户中,87%的人群直接选择开通VIP包月或者包年会员,而单独为观看某个网络大电影而付费的用户非常少。

也就是说,大多数付费用户已经VIP包月会员,他们看到一部网络大电影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要不要为这部电影付费(因为VIP包月用户看片本来就是免费的),而是考虑这部电影值得不值得花时间去看。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大电影要考虑的不是吸引更多用户付费,而是怎么吸引这些付费用户愿意花时间来观看我们的电影,也就是说,用户的时间成本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付费用户正在从目的性消费,向时间性消费转变!


以往,用户登陆视频网站更多的是目的性消费,比如因为要看《盗墓笔记》,所以充了爱奇艺会员。

但是,一旦用户充了爱奇艺会员,他看网络大电影、网剧这些就都是免费的(注意:这是用户的角度,VIP包月会员观看网大是免费的,但片方依然会有分成),这时候就已经从目的性消费向时间性消费的转变。

而随着付费会员的爆发式增长,付费会员更多的偏向于的时间性消费。

比如,付费用户虽然是来看黄渤《好戏一出》的,但《好戏一出》两天就刷完了,如果用户是爱奇艺包月会员,那接下来28天的时间,就是网络大电影需要争取的。


这就像你去逛商场,其实购物的时间其实不到1/5,其他时间都在商场里吃喝玩乐。


网络大电影目前带来的目的性消费会员还很少,所以,能不能抓住付费会员里的时间性消费用户,直接关系到网络大电影未来的体量。


用户时间就变成了稀缺资源,争夺用户时间才是真正的战场……


视频网站的付费用户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无限制增长,增长到一定阶段会有个界限,而这个界限也决定了互联网视频产品的总体量。

付费会员总数(N) *(乘以) 付费会员日均上视频网站的时间(T)=付费用户总时间


付费用户总时间是有限的,但网络大电影、网综、直播、网剧、VR等各种产品类型却在不断被制造出来,用户时间被碎片化,能够用于某一互联网产品(比如网络大电影)上的流量被不断瓜分,想把流量转化为利润的机会越来越少。


目前爱奇艺已经有6000万付费会员,而爱奇艺付费会员日在线时长为0.39小时,那付费会员在视频网站的在线总时长就是6000万*0.39,而这个时长是要被这些网站所有内容瓜分的。


大家可以自己计算一下,网络大电影能在这些时长里瓜分到多少?


付费用户的总时间是有限的,面对海量内容,用户需要决定去点哪个频道、频道里的哪个视频,而这有时候会形成一种习惯。这就像我们每天要在数千条朋友圈的转发内容中决定要不要点开一个文章标题,要在像国家图书馆一样的图书列表中选择明天看什么书,要在无数个待阅读的公号中决定去读哪一篇……

虽然用户有了付费看视频的习惯,但即便是付了费,也还没有免费看网络大电影的习惯,这个需要行业共同来培养。


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涌进来,用户时间就变成了稀缺资源,如果能抓住了用户时间,也就抓住了网络大电影的未来。